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切实做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支撑。大红鹰795388ocm智能工程技术学院党总支发挥自身优势,依托红色资源,开展“以匠心守初心致创新,以智能启新程育英才”为主题的党日活动,以“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”“匠心精神坚定技能报国”“智能启程勇担时代重任”为思路,汇聚学院育人工作新动能,有效发挥党组织的积极作用,切实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主要做法
(一)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
大红鹰795388ocm智能工程技术学院党总支开展主题教育、党纪学习教育,以党总支中心组集中学习、专题读书班、教职工集体政治学习、三会一课、书记讲党课、邀请专家进行理论宣讲,开展民主生活会等形式,扎实创新理论学习,筑牢思想根基。党员结合学习体会,深入探讨推动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措施,做深做细做实工作,用党的创新理论,凝聚学院发展合力。
开展红色匠心党性教育,学院全体党员赴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、周恩来纪念馆、淮安方特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展实境课堂学习,引导党员在回顾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,激发爱国情怀。组织师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,激发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,积极推动专业发展、建设等中心工作,努力实现党建、教育教学、学生管理、学生创新创业等有效融合,将学习成果成功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。
(二)匠心精神坚定技能报国
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江苏最美工匠李京泽开展讲座,邀请优秀校友范志鹏传授工作经验,分享践行匠心精神;组织师生观看大国工匠视频,激发师生对匠心追求,在实践中增长见识、砥砺品质,形成尊重劳动、崇尚劳动、热爱劳动的良好风尚,以劳动教育锻造具备工匠精神、工匠人格、工匠品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组织开展科技文化节,学生参加VR全景开发竞赛、PLC高级编程技能竞赛、钳工技能大赛等,将匠心设计与技术创新结合,引导同学们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熔炼匠心,塑造匠魂,努力成为行家里手,争做时代先锋,坚定学生自立自强、技能强国的崇高理想。
(三)智能启程勇担时代重任
组织开展以职业道德为引领、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“五育并举”丰富主题教育,提升思政育人成效,学院开展了“绘人生蓝图,圆青春梦想”绘画大赛、“寻找幸福瞬间”心理健康摄影比赛、“点亮星空,与爱同行”关爱自闭儿童支援活动、“弘扬自强精神、播撒关爱阳关”公益助残活动,组织学生参加市马拉松比赛、足球比赛等,实现了德育增信、智育赋能、体育强体、美育润心、劳育促行。
走访淮安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、鹏鼎控股(淮安)公司、南通超达等企业签订订单班,深化产教融合,推动政企地校全面深化合作。赴中天钢铁开展重大项目观摩行活动,实景感受专业技术在生产一线提质增效的创新应用,增强专业认同、从业热情,更好地锤炼专业技能、提高职业素养。
二、主要成效
(一)强化党性修养,师德师风显著提升
党日活动强化了党员教师党性修养,师德师风显著提升,成为学生心中匠心精神典范,促进了专业技能和红色精神深度融合,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中奋勇争先,为学院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。立项省职业教育“双师型”教师团队2个;立项“十四五”规划教材3本,纵向项目8项,其中市厅级以上项目4项,省哲社课题2项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;省“科技副总”7人;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;发表论文36篇,核心及以上论文3篇。
(二)凝聚红色精神,五育并举落地见效
学院以辅导员工作室、网络思政工作室、“周恩来班级”创建、大学生年度人物工程、青马工程和主题教育为载体,紧扣学生成才发展需求和专业特色,依托淮安当地红色文化资源,形成学院特色的红色基因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。鼓励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芳华,面向重点目标生源地的同学,进行点对点政策宣讲和辅导,有4名学生服务乡村振兴,其中侯林成表现突出被选调到淮安市团市委工作。获批淮安市周恩来班1个,省优秀学生干部1名。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大赛,合计奖项70余项,其中,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,三等奖1项;“领航杯”江苏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赛暨人工智能大赛高职组一等奖1项;2023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一等奖1项;“江苏工匠”岗位练兵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。在《中国新闻日报》《人民网》《学习强国》等外媒报道20余篇。获校级新闻宣传工作“先进个人”1人,“江苏教育新闻奖”三等奖1人,指导学生获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 踔厉奋发新征程”融媒体作品大赛二等奖1次、三等奖2次。
(三)深化产教融合,协同育人全面提升
学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模式,服务地方经济发展,推进“政校企”合作新模式,与淮安工业园区,比亚迪三方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,与淮安比亚迪联合培养现场工程师;与鹏鼎控股合作开展“雏鹰计划”学徒专班。顺利通过省智能“商科+工科”产教融合集成平台验收;成立校级“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”;发表就业研究论文2篇,年就业率达98.68%,近两年连续被淮安市政府授予就业特殊贡献奖;立项横向项目17项,合同总金额130万;发明专利完成17项。《高质量实习打造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》《学校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》被《人民日报》等主流媒体报道。
(嵇正波 赵林林)